找到相关内容254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知道前世重要吗?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[1]善根:会在未来带来快乐的善业种子。有时也称作功德或善业。  [2]戒律:(戒律仪)佛为使我们避免不善业等而制定的准则。 ...

    土丹却准

    |前世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08472520683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具有各种善心的人,如果想投生人间,是否需要发愿?

    问:具有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各种善心的人,如果想投生人间,是否需要发愿? 帕奥禅师答:不需要。如果想要投生人间,他必须依靠欲界的善业,然而该善业必须在他临命终时成熟才行。不论他是否发愿投生为人,只要他对人生还有执着,他的欲界善业就会依照自然法则而产生果报。然而,如果在临命终时他进入任何一种色界禅或无色界定,那么他将依照业果法则而自然地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|投生人间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10032290630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在禅修者临命终时,旁人应该如何协助他?

    好的。至于其他种善业则是很不保险的:尽管布施、持戒等善业能导致投生于善道,然而,由于临死时的不如理作意,恶业也可能会超越善业,而造成投生于恶道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------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禅修者临命终保持正念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08460991282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我们现在要怎样才能培育这证悟的波罗蜜?

    、持戒与修行止禅这些善业。这些善业可以引导你投生在善趣,提供你禅修的适当条件,以及带给你遇到诸佛或佛弟子的大好机会。在善行种子的支助之下,你应当依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观禅,藉此来进一步培育智慧种子。当你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证悟波罗蜜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10/01/08573896779.html
  • 范古农答:何为天龙八部。

    阿修罗此云无酒,又云非天,居近须弥山大海中,好与天斗,同天及人,俱是善业之所招感,故列于六道之三善道中。迦楼罗此云金翅,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,金翅鸟神也。紧那罗此云人非人,似人而头上有角,亦天伎神也...

    范古农

    |范古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8111012658.html
  • 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展在美国纽约正式开幕

    祈求“善业”、攘除“恶业”,是用小型模具压制而成的泥制浮雕佛像,是以圆寂后的佛主遗骨掺入精选的陶土烧造而成。“善业泥”具有宗教、艺术、文物、历史等多学科的收藏和研究价值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开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9/10075118017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自己为已亡父母念经超度有用吗?

    lsquo;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’。至于亡父亡母虽然暂时还不具信愿,也能增加福德,并种得度之因,若已具信愿,则增莲位。 ...

    李炳南

    往生|助念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1/23152319037.html
  • 中华佛教青年会召开大会 惟静法师主持会议

    ,向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行三问讯礼后,唱三宝颂及会歌。由于中华佛教青年会成员为四众弟子,故于大会前,先恭请本会理事长净良长老带领大众恭诵三皈五戒,发愿行十善业,及欣赏投影片播出佛青会业务介绍后,即恭请...

    佚名

    |会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3545526073.html
  • 问:器官移植是否会妨碍往生?

    易前往善趣。佛教提倡临终助念,就是为濒死者营造良好的氛围,使他回顾善业,并使意念和善法相应,带着欢喜、祥和的心前往他方世界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84177857.html
  • 问:为什么学了佛还有磨难?

    时候就显出平时学佛做功德的好处,越是基于一生有个善的行为或者好的东西啊,越是说熏习的多,那这个善根也会显出来,所以这个时候就是说,这个业是恶业重还是善业重,拉锯要拉拉的。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7045882204.html